天台教观纲宗

《天台教观纲宗》

第32集天台教观纲宗

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

《天台教观纲宗》全本免费阅读

好,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二页,我们讲到大乘的甚深缘起。大乘的菩萨解读人生,它从一种业力的主导,而提升到一念心识的主导,所谓的万法唯识,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现象,是我们一念的刹那刹那的心识变现出来的。

什么叫作一念心识呢?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说明:第一个,就是第八识,它所代表的是你过去的业力,它有无量的业种子;第二个,就是你第六意识的思想。也就是说,整个生命就是你的思想跟业力的交互作用。当你的思想跟业力产生作用的时候,有两种可能:

如果你今生在佛法的学习,透过你的思惟想象,建立一个坚定的愿望:我一定要去布施,我一定要去持戒,我一定要往生,有一种坚固的力量,那你的生命就开始改变了,叫作尽随心转,你不再向外攀缘了,你人生有目标了。你用目标,用你的愿力来主导人生,那么你这个人就活在未来,你人生是有无量的期待,你这个人不可小看。虽然现在不圆满,但是一个有愿望的人,他是不断的在进步,你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,因为你活在未来。

如果你的思想没有坚定的愿望,你就一天过一天。当你第六意识力道弱的时候,对不起,那就不是境随心转,那叫心随境转。你的人生就由第八识主导,因为你的第六意识,没有力量来主导第八识,那就由你过去的业力来主导你,那你就完全活在过去,你这个人的生命毫无未来可言。过去的业力要让你怎么样,你就得怎么样,你的生命就非常被动了。

所以,从大乘的甚深缘起,它把人生分成两块:你这个人是活在业力还是活在愿力,就有很大差别了。活在业力,那你就是活在过去了,就没有什么未来可言,你过去是什么思考,今天还是什么思考,你这个生命是充满了变数。临命终就完全看哪一个业浮出来,你的人生充满了无常的不确定。那么如果你第六意识强,你发起愿力,我一定要怎么样!喔,那就不一样了。这个时候你就用愿力来引导业力,这就带业往生了。

所以说大乘甚深缘起,分成两种缘起:一种是由业力主导的;一种是由愿力主导的。这个地方就说明因缘力故,有两种因缘在交互作用。

好,我们做一个总结,看第三的大乘甚深缘起的总结。

(三)如是缘起,于大乘中极细甚深,又若略说有二缘起:

一、分别自性缘起─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,是名分别自性缘起,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。

二、分别爱非爱缘起─谓于善趣恶趣,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。

─《摄大乘论》─

好,那么这两种缘起,就是把前面做个总结。

第一个是分别自性缘起。分别自性缘起就是依止我们过去阿赖耶识的业种子,生起种种差别的善恶果报。因为它能够显现过去这种差别的果报的自性为它的自体,这叫依他起性。这个分别自性缘起,简单地说就是业力的缘起。

我们现实生活,你是摆脱不了业力的,因为你的客观环境,你的受用,是完全由业力主导的。你人生活得快乐,活得痛苦,是业力主导的。你善业强,今生快乐多;你罪业重,今生痛苦多,所以业力主导了你的感受,这第一个。

第二个,分别爱非爱缘起,这个很重要。这是第二种缘起。就是你的第六意识,对于善趣,对于快乐的果报,或者恶趣,对于痛苦的果报,你产生种种的分别思惟,而产生不同的思想、不同的愿望,为它的缘起。

前面的业力主导我们的客观环境,当然也主导你的感受,你人生的受用。但是你的思想,影响到你未来的一个引导。所以如果你的思想是薄弱的,你今生没什么思想,你就一天过一天悠悠泛泛,那你这个人就没有所谓的第二个缘起,你就没有什么思想缘起了。你就是活在业力,完全活在业力了,就是你该怎么着就怎么着,所以你人生只有两种:就是快乐跟痛苦而已。这种人生就很被动了。

站在佛法的角度,我们应该要强调分别爱非爱缘起,就是第二,思想的力量。思想的力量会产生两种作用:

第一个,对今生来说,它能够重新解读人生,我没办法改变我的今生的现象,但是我可以重新解读它,解读是我说了算。就是说,第八识你今天释放业力,我没办法改变你,你要释放痛苦给我,你要释放快乐给我,我们必须认命,因为你今生有一半是来还债的。但是当这个快乐痛苦到来的时候,你怎么解读它,这个你是可以决定的。

比方说生病。当然生病是一种痛苦的感受,但是痛苦的感受对你有两层意思:第一个,它让你产生挫折感。说我业障深重,一句话就够了。那么这种业力本来不能形成障碍,它本来只会让你痛苦,但是因为你思想错误,它变成一种相续的障碍。

本来业力的释放是瞬间而已,但是因为你面对痛苦的时候,产生不如理作意,错误的思想,结果产生心态的后遗症,变成障碍。它本来不是障碍的。如果你正确思考,就像蕅益大师说的,生病有三重意思:

第一个,消除你的妄想。一个人生病你就不会打太多妄想,就会老实一点修行,你一个人有一点病痛,你念佛就老实一点,它会帮助你消除很多妄想。

第二个,看破此身虚妄。我们对身体很执着,总是觉得身体会给你快乐,你所有的快乐都跟身体有关系,你为什么要吃好的、穿好的,但是你看到生病,你会知道身体其实是痛苦的根本,看破此身虚妄。

第三个,增长你的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观门。你在佛堂里面修四念处的止观,修了一个月可能比不上你一场病,来的贴切一点,对不对?它对你有帮助啊。我们撇开痛苦的感受,因为感受是瞬间。但是你从无量的人生因缘,以短暂的痛苦感受创造未来的人生,值得嘛。

所以,诸位!我们再讲一下,业力是不能障碍你的,业力只会让你痛苦跟快乐,你的障碍是因为你思想错误。你不能够说:“欸,我因为痛苦,所以我没办法修行。”不对!根本没有关系的。业力它不能主导你的障碍或非障碍,它可能会帮助你,也可能会障碍你,就是看你怎么解读它。

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佛法呢?就是学习佛陀的思考,开示悟入佛的知见,就是佛菩萨遇到事情是怎么思考的。当我们有钱财的时候,我们为什么要跟人家分享?为什么要布施?因为它会创造来生的快乐,来生的福报。就是说我们学习佛法,当然我们的业力不是马上改变,我们没有佛陀的福报,但是你最好先有佛陀的思想。

按照佛法的意思,没有佛陀的思考模式你不可能成佛。因为你根本没有这个缘起。你一个凡夫的思考模式,你有办法成佛吗?你这个分别爱非爱缘起就不及格,思想缘起就不及格,你第一个种子就错了。

所以人生有思想跟业力,第一个先改变思想,因为业力改变不容易,但是你改变思想有两个好处:

第一个,你可以把今生的痛苦,转成你一种增上的力量,对你来说痛苦快乐都是增上缘,人生没有所谓好坏的问题,只有苦乐而已。什么东西对你都好,痛苦也好,快乐也好,顺逆皆方便。所以你就掌握了人生的主动权,就是说业力你要释放,我没意见,但是怎么解读,我说了算,我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,我说了算。你掌握人生一半的主动权,你可以解读人生。

第二个,你可以引导人生,这更重要。你对来生有引导作用,因为今生已经没办法改变了。其实佛法很少改变今生,很少。今生是让你历练的,因为你今生已经是一个果报成熟了,你怎么改变有限了,只能做局部的改变,不可能说大方向的改变。当你在三界投胎的那个时候开始,你今生就要学习认命了,因为它的总报已成,大方向已经改变,已经定型了。所以佛法都是活在未来,都是创造未来。

但是关键是你怎么利用今生,释放你的快乐痛苦,去激发你一种往生的愿力,这个更重要!所以你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:第一个,你今生重新解读;第二个,你能够开创未来。

举一个例子。有一天孔夫子,他领着子路跟颜渊在路上散步。孔夫子就说,你们两个讲讲你们的志向吧。当然子路这个人很冲动,就先讲了。他说:“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也!”看得出子路的思考模式,只有人天的善法。他说愿我的车子、马匹还有衣服,跟所有的朋友共享,就算损坏了,我也不会有任何遗憾。这个人的布施度修得不错。所以我们看这个人的思想,大概知道这个人未来他人生的发展、他的格局是怎么回事了。

颜渊也讲话了。他说:“愿无伐善,无施劳。”他说,我希望不要夸张自己的才华,不要张扬自己的功劳。那么子路他的思想是在一种善业,但是我们看颜渊的思想更高明了。他是一种心态,他要求自己谦卑低调,有一点二乘的出离的概念,因为他随顺于无我。

我们看孔夫子怎么说。讲完以后,颜渊就问孔夫子说:“愿闻子之志。”那您老人家的理想抱负是什么?孔夫子说:“愿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希望所有老人都得到安养,朋友之间互相信任,年轻人得到照顾跟抚养。孔夫子啊,心存众生。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三个人的思考模式,大概知道这三个人的生命轨迹已经出来了。

所以,其实你现在的生命有一个轨迹的,知道吗?轨迹,不是说你偶尔造善、偶尔造恶,这个都不一定。

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数数现行,深生好乐,就是你如果看你的内心深处,一定有一个愿望在引导你,有一种希望。当然这希望有四种可能:第一个,追求杂染果报的希望;第二个,追求快乐果报的希望;第三个,追求涅槃的希望;第四个,追求菩提的希望。那是你人生真正的主导者。

其实,你偶尔造善、偶尔造恶,这个不足以论断你的人生,偶一为之的善恶不能主导你。但是你经常有一种思考模式,你一定要干什么,这个就要注意了!因为这个地方就是分别爱非爱缘起,因为从你这个愿望,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你未来的这个景观就出来了。

你心中的希望,当然在死亡之前还可以改变,但是你的希望来自于你的知见,因为你觉得这件事重要,就是你的知见有问题了。所以你对人生的解读的知见影响你的愿力,你的愿力影响到你未来的人生轨迹,就这么回事,这就是所谓大乘甚深缘起。

就是说,其实业力不能主导你,“万般皆是业,半点不由人”这句话其实是不对的,是你的思想在引导业力,不是业力在引导你,那是因为你自己放弃了思想,所以只好业力引导你了。

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,业力对你来说,它只能够给你两件事情:给你快乐跟痛苦,其他什么都不能给你,其他都是你自己打妄想打出来的。业力只给你快乐跟痛苦,其他的都是你的思考模式了,你面对痛苦快乐的时候,你是怎么想的。

其实你的人生,你不要再说你业障深重,其实你是妄想太多。你不能把过失都推归到业障,当然你这样很简单,不是我的问题,是业力的问题。你把所有过错都推到前生,难道你今生没有责任吗?你思想错误,你把业力做一个错误的引导嘛。

万法唯识就是说,其实业力它不能主导你的。你今天会变成这个样子,是跟你的思想有关系的,你的性格有问题,思考模式有问题。业力它是一盘散沙,很多人从痛苦中得到解脱,他从一种非常不好的业力,能够主导开创成一种净土的功德;有些人他本来是今生很好的业力,结果把它引导到三恶道去了。你不能够说业力害了你,或业力帮助了你,它们都是助缘。你的思想会帮助你,你的思想也会害了你。这个就是大乘甚深缘起,一切的万法唯独是你的心识变现出来,业力仅供参考。

好,我们把这个别教的思想这种缘起了解以后,我们就可以回到讲义,来看看它的观念跟它的修行方法。

那么“此教”,此教当然是别教,大乘别教它“亦诠别三谛”。

别三谛,我们来看它的开合,“亦诠显中二谛”,这个“显中”就是说开显中道的二谛,就是我们可以把三谛合起来变成二谛,那怎么合呢?“空”是世俗谛,“有”也是世俗谛,但是中道的“真如”是胜义谛,那么这就是变成二谛了。

“亦诠圆入别二谛”。如果这个人能够入圆教的话,那么空、有都是世俗谛,“圆中”——这个就不是“别中”了——“圆中”,圆教的真如,就是一念心性,是胜义谛。这个“圆中”我们到了圆教再说,我们现在讲“但中”。“亦诠圆入别三谛”。圆入别三谛,“圆入别”就是,本来我们的别教三谛,空、有跟中道是互相独立的,要一个一个修,要先空、次假、后中,但是如果你入圆教的时候,真谛、俗谛、中谛是互含互摄的,一念心性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空性里面有缘起也有中道,中道里面也有空性跟缘起,随拈一法就具足三谛。这个是圆入别三谛,但是它的当体是别三谛,就是个别的。

别教只摄受菩萨,它没有所谓的声闻缘觉。它的菩萨道有三种修法,就是说它这个别教只摄受独菩萨法,它修无量四谛,因为它的苦谛是讲到广大的九法界的痛苦,乃至于集灭道都是讲到广大的这种无量无边的境界。

这个别教无量的概念是怎么来的?

圆教的真如它没有种子的概念,它真如受熏以后,就是全体不变全体随缘。就是你如果造业,造了五逆十恶去熏真如,真如就变成地狱的果报,但是它本质还是真如,但是真如在迷,它现出痛苦的假相出来;真如觉悟了,它就现出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。所以真如它不诠释差别义,它没有种子的概念。

但是唯识不一样。阿赖耶识它有种子,每一个东西都有它个别的种子,这个种子它是个别个别算的:布施有布施的种子,最后有布施的果报,有富贵果报;忍辱有忍辱的种子,变成庄严。它是无量的差别,所以它修无量四谛。

“亦诠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”。那么它的生灭因缘为什么叫不思议呢?因为前面的藏通两教都是分段生死,到了别教,它的生死法,有界外的不思议变易生死,所以它有不思议。为什么是生灭呢?因为别教的对待十二因缘也是用对立的,以清净法来对治杂染法,它不像圆教是真妄不二。

“亦诠不思议六度十度”。不思议当然是界外的波罗蜜的功德,菩萨怎么创造界外的六度功德。

那么这个就是它的别三谛所开出来的修行方法。

壬三、修行位次

好,我们来看它的修行位次。我们把它念一遍。

那么别教的别三谛,它为什么叫摄受钝根菩萨呢?因为小乘法它的主修只有一个法门,就主修空观,它认为空观修完了,把三界给消灭了,就大事已办了,所以它的功课很少。

大乘佛法要修三种功课,空、假、中三观。你怎么样从相状里面解脱出来——从假入空;第二个,你怎么样又回到相状里面去——借相修心;第三个,你怎么在空有中保持平衡。

所以大乘菩萨一辈子要做三件事情,而这三件事情从一个别教的菩萨来说,他是次第完成的,叫次第三观。他先从假入空,离相清净。一开始一定是先离相的。我们说过处理事情,你要先把相状放下,站在本来就没有相状的角度来面对它:第一个从假入空;第二个从空出假。那么你能够放下执着以后,你重新面对相状,借相修心,每一个相状对你都有意义,不管是顺境逆境的相状,顺逆皆方便;第三个中道,你一定要把空有之间,有相的这种现象跟无相的空性,你要保持平衡,让它能够不坏菩提心。

所以它这个三观是次第的,它的因地是修次第三观,果地出分段变易两种生死,证得中道的无住处涅槃。它的最后结果是“以大智慧故不住生死,以大悲故不住涅槃”,非空非有。

这个分段生死,它是业报身;变易生死,它是属于意生身。所以它是从业报身完全消灭以后,变成意生身。为什么叫意生身呢?因为意生身,诸位!初地菩萨没有谈到业力的问题,我们六道凡夫才有讲业力。一旦破无明证法身以后,你没有业报身,你的生命就不太受业力的主导了。因为你的生命只有菩提心、空正见。所以,随着你的菩提心、空正见的智慧不断地提升,你的思想的变化,你的生命不断变化叫意生身,这个时候完全讲你思想的提升。

这叫别三谛,次第三观。

我们看它的六即佛,它的次第。

前面这段是个总说,这以下别释。看理即佛。

一、理即佛

◎理即者 ─ 但中也。真如法性,随缘不变。在生死而不染,证涅槃而非净。迥超二边,不即诸法,故依圆教,判曰但中。

理即佛很重要,就是说这个别教的中道,到底是什么相貌。

我们来看。它是“但中”,“但中”的意思就是说,它这个中道,这个“但”就是说它不是真谛的空性,也不是俗谛的假相,它是离开了空、有,另外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叫作中道。就是它的中道是远离空、远离有,另外一个个体的东西。这个跟圆教的圆三谛“圆中”就不太一样。

那么它的真如法性是怎么安立呢?四个字而已——随缘不变。所以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真如不受熏,你不管用善法去熏它,真如还是真如;你用恶法去熏它,它也是真如,它这真如的思想就是非空非有。

所以在生死杂染法当中,也不会染污中道的实相,你就算有涅槃清净的功德,也不可能去加强它的清净,它“迥超空有二边,不即诸法,故依圆教,判曰但中”。关键在于不即诸法,因为它不受一切法的熏习,所以叫“但中”。

中道实相有两个:一个叫别教的“但中”,一个是圆教的“圆中”。这差别我们解释一下。“但中”,就是说这个中道,它是一个道理,是一个理性。既然是理性,不是每一个人都有,你要去修,要去追求才有。就是你这念心本来是颠倒妄想,但是你不断地去思惟中道,慢慢慢慢这个中道的道理就能够落实到你的心中,产生它的功德妙用出来,它偏重在修德,因为它是个理性。

但是圆教的中道是一个心性,就是你现在就是中道,你只是不肯承认而已。因为你一天到晚离家出走,向外攀缘,你自己没有回光返照,直下承当。所以圆教的中道是一种心性,是众生本具的,不管你今天是善是恶,不管你承不承认,它都存在的,这个地方不太一样。

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,大乘佛法思考事情,它的原则就是经常用中道的道理来调整自己的身口意。

我们举一个例子。你看蕅益大师,他作了《弥陀要解》,作完《弥陀要解》以后写了一个跋,里面有两句话很重要,他说:我不敢与诸翁竞异,但是也不必与诸翁强同。这个是中道理性。就是说,为什么历代的祖师都对《阿弥陀经》注解?你看幽溪大师也注解,莲池大师也注解,都是他的前辈,那么蕅益大师为什么你要注解《弥陀要解》呢?第一个,我的心态,我没有跟古德争高下的意思,“不敢与诸翁竞异”,非有,我不执着这个假相;但是非空,也“不必与诸翁强同”,站在弘法利生,每一个人各有各得度的因缘,有些人喜欢简单,有些人喜欢广大,莲池大师写得很广,蕅益大师写得很简要。就是站在法的流传里面,我也不一定要跟诸翁强同,它里面很多观念是不太一样,中道——他不是说完全不做事,也不是一做事就攀缘。慈航菩萨也讲出一个中道,他说:“名利不可争,义务不可辞。”也是中道。

所以整个大乘佛法的思想,就是用中道思想。我们看到它后面的名字即佛、观行即佛、相似即佛,它整个生命的最高标准,就是用中道的理性来检查自己,非空非有,不涉入名利,但是又有它的责任义务——名利不可争,义务不可辞——这是中道。只是它的中道是一种对立性的中道,它相对于不中道而安立的,相对于空有而安立的中道。

我们可以知道,你看藏通两教的思想是空性,对不对?空性里面有对治的空性跟圆融的空性。对治的空性是什么?藏教,它是站在一种对立的,对世俗谛极度排斥的角度来安立空性;通教的空性是圆融的。其实空性有对治有圆融,中道也有对治跟圆融。别教的中道是对治的,它对治空,对治有,它对治凡夫的着有,也对治二乘人的偏空。那么它也有圆融的中道,就是圆教的思想——一切法如。不过圆教的操作很难。

我们一般来说圆教只是一个概念,真正实际操作都是用别教。因为你一旦心态调整错误,一旦落入空性,有时候什么事都不想做了,佛陀就用假观来。就是说你这段时间有一点偏空了,什么东西都排斥了,你就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了,你要把这个假观的药拿来吃,你要多读一点假观的法,比方说《法华经》、《华严经》,多看诸佛菩萨的功德,就激发你的愿力。你现在攀缘心很重了,你再读《法华经》你就惨了,你要读《金刚经》、《楞严经》。就是说你现在落入偏空或者是偏假,你自己要知道,然后找相应的法来对治,这个就是别教。

好,我们看中道的理性是对治空有的,它就说你必须保持平衡,非空非有。

我们看第二个名字即佛。

这个名字即佛,它就是你能够闻经达理,断疑生信,能够真实地了解中道真如的概念,就是什么是中道你要先清楚。因为你后面的十信、十住、十回向,整个六度的操作修行,都是以中道为自己的标准,就是你合不合乎中道,是不是合乎非空非有。那么他对中道刚开始踏出第一步,是仰信真如佛性。

那么真如佛性怎么仰信法呢?它有两个:第一个,从本质来说是“凡不能减,圣不能增,但由客尘覆蔽,而不证得”。中道的思想是随缘不变,不能改变的,凡夫也是这个中道,圣人也是这个中道,不是说圣人的中道就比凡夫的中道高明一点,没有这回事情。他的内心是亲证的程度有差别,但是中道的概念是一个。凡夫为什么不能亲证中道呢?因为客尘覆蔽,因为你自己有执着。

其实按照唯识的说法,人生它的真相本来就中道,你看阿赖耶识释放业力的时候,它恒常相续、不断变化,这就是中道。人生每一件事情,都在替你说中道的法,每一个东西都是空有不二。这个花它不断地变化,它昨天跟今天不一样,它是不是在诠释空性的道理,真谛理?但是它虽然一切法空,它又辗转相续,它昨天的花会引生到今天的花,这个就有相续性,这个就是非空,它不断变化就是非有,这个花已经在跟你诠释中道了。你的身体也在诠释中道,你今天的身体跟昨天的身体不一样,但是它虽然变化它又相续,生灭变化恒常相续,这就是中道。

所以中道的道理,其实是随时存在,但是你为什么看不到呢?因为你一天到晚打妄想。因为你自己接触外境的时候,你自己捏造一个我执我见的影像。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妄想拨开来,才可以看得到真实的中道。

那怎么办呢?“须藉缘修,助发真修,方可克证。”我们必须要先有一种破妄,那个缘修主要就是有两个:一个从假入空;一个从空出假。就是说我们今天要进入到真修的菩提心跟中道的空性,你要先有空性的智慧,所谓的遍计本空来破你的执取;又必须要依他如幻,要借相修心发起菩提心,然后才能够顺入中道,方可克证。

诸位!我们来看这个名字位,大乘佛法它的名字位,它的特点,仰信真如佛性,在“仰信”这两个字。我们把前面的藏通两教的名字位做一个比较。我们看第三十一页,就可以知道大乘佛法它如何踏出第一步。

先看藏教,三十一页。它的“名字即者,学名字也,知一切法,从因缘生”。这第一个概念,“知因缘所生法,皆悉无常无我”,对不对?诸位!藏教人对无常的空性,他是怎么踏出第一步?他是直接了知啊,对不对?“知”。

好,我们再看通教的,看四十页。四十页的名字即佛,它是“名字即者,幻化也。知一切法,当体即空,非灭故空,生死涅槃,同于梦境”。它也是一个“知”字。所

阅读天台教观纲宗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(www.laoyaoxs.org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

本周热门小说